查看原文
其他

​南方科技大学等今日Nature谈掺杂

Energist 能源学人 2021-12-23

第一作者:郭晗

通讯作者:Xugang Guo(郭旭岗), Antonio Facchetti

通讯单位:南方科技大学 瑞典林雪平大学


【研究亮点】

1、使用空气稳定的前体型分子掺杂剂对有机半导体进行催化N(电子)掺杂。

2、将过渡金属(Pt、Au、Pd)作为气相沉积纳米粒子或有机金属配合物(Pd2(dba)3)掺入反应,在更短的掺杂时间内极大地增加了掺杂效率η和电导率(高于100S cm−1)。


【主要内容】

有机半导体的N掺杂对于开发发光二极管、太阳能电池、薄膜晶体管和热电器件具有重要意义。尽管科研人员广泛研究了基于溶液的N掺杂,但仅开发了少数空气稳定的n掺杂剂。最突出的是有机氢化物(例如苯并咪唑衍生物),有机自由基的二聚体(例如19电子有机金属夹心化合物),以及单价/多价阴离子(例如OH-、F-和Ox2-)。这些空气稳定的掺杂剂在其初始形式时具有高电离势,因此不能直接将电子转移到具有低电子亲和力的n掺杂有机半导体。过渡金属催化的C-H和C-C键裂解反应广泛用于有机合成,最常见的过渡金属属于8-11族元素,催化剂以纳米颗粒和有机金属配合物的形式存在。因此,实际问题是过渡金属催化剂是否可以用于前体类型的掺杂剂,它们是否与不同的半导体兼容,是否可以提高整体掺杂效率/速率,以及它是否具有技术意义。


鉴于此,南方科技大学郭旭岗教授课题组联合瑞典林雪平大学Antonio Facchetti等人探索了三元系统中的掺杂过程,包括苯并咪唑基氢化物分子掺杂剂 (N-DMBI-H)5 和10/11族过渡金属催化剂,以金属纳米粒子和有机金属配合物[Pd2(dba)3]的形式,并使用各种电子传输有机半导体来验证这一思路。实验结果证明这种新型过渡金属催化n掺杂概念可以实现快速、高效和高n掺杂的π共轭聚合物和小分子。过渡金属催化剂的使用通过促进C-H键断裂来促进掺杂剂前体的反应性,并提供与未催化反应相同的反应产物。研究人员发现使用Ag催化的n掺杂聚合物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19%)比未掺杂的聚合物基电池(9%)提高了10%的功率转换效率。从而证明本文设计的过渡金属催化剂适用于需要高电荷载流子密度和/或高效电子注入/传输的有机热电器件、薄膜晶体管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设备。因此,这种新型过渡金属催化n掺杂的概念不仅可适用于现有的n掺杂剂,而且还可以用于扩展具有增强空气稳定性和还原能力的“理想”n掺杂剂的设计空间。


Fig. 1 The TM catalysed n-doping concept.


Fig. 2 AuNP catalysed n-doping of PDTzTI with N-DMBI-H.


Fig. 3 The generality of metal-catalysed N-DMBI-H doping method.


Fig. 4 | AuNP-catalysed N-DMBI-H doping mechanism.


【文献信息】

Guo, H., Yang, CY., Zhang, X. et al. Transition metal-catalysed molecular n-doping of organic semiconductors. Nature 599, 67–73 (2021).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1-03942-0


麻省理工李巨教授课题组:高压Li||LiCoO2电池

2021-11-03

华中科大曹元成、武汉理工麦立强《Small》封面论文:有望突破高性能电化学储能瓶颈

2021-11-03

通过氧空位和非晶态结构协同提升碱金属离子存储性能

2021-11-03

中南大学郑俊超教授:构建表面修饰助力高镍单晶实现4.6V大倍率超强循环稳定性

2021-11-03

必看!锂电电极加工新技术Chemical Reviews综述!

2021-11-02

刘建国课题组:缺陷工程锚定的Pt单原子用于超高活性HER

2021-11-02

可快充的钠离子电池——铁电和压电效应加速离子传输动力学

2021-11-02

Chem: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作为一座“金矿”,面临的挑战有哪些!

2021-11-01

商业化高镍正极残留锂化合物的选择性清洗工艺

2021-11-01

哈工大张乃庆AM:动态自适应界面涂层用于稳定锌金属负极

2021-11-01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